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近百年前的“第一次美术展览会”

近百年前的“第一次美术展览会”

2025-09-23 11:50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郭苑洁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民国时期的画展现场

民国初期国画各派争奇斗艳

虽然第一次全国美展范围覆盖非常广泛,但从其展品数量中还是能够看出主办方的倾向性。总计2236件的展品中,中国书画占据了一千三百多件,西画则是三百五十四件,其他工艺美术、美术摄影、建筑模型等仅几十至两百多件。

关于这一千三百多件的中国画,作为此次展会的重要赞助人,同时也是书画家的小蝶(即陈小蝶,后更名陈定山)在《美展》上发表的《从美展作品感觉到现代国画画派》对这些作品进行了分类,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民国初期画坛状况的分析。

首先说到的是“复古派”,陈定山言道:“乾嘉以还,画苑势力,全为四王吴恽所独占”,这其中的“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对于王翚的认识,不妨听听画家陆俨少晚年所写《陆俨少自叙》中以画家的视角来看待“四王”的问题——“那时偶然在裱画店看到一张王石谷的画,就奔走相告,不比目前青年见到四王,不屑一顾。今天在各地博物馆,以及展览会容易见到宋元名迹所以对四王不要看了。实则四王未可一概否定,而应该批判接受”。

对于“复古派”,“四王吴恽”只是一个笼统的认识,清末画坛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垂及光宣之际,山阴任氏,始以驰骤之笔,写人物花卉,而夺山水之席”,这其中就提到了陈定山非常推崇的一位画家,也是海派画家中的领军人物任伯年。任伯年所擅长的是人物花卉,而不再是文人画所青睐的山水。此外,陈定山还依次评点了顾鹤逸、冯超然、吴岱秋、王(黄)晓汀等人的绘画。顾鹤逸是顾文彬的孙子,顾文彬就是《过云楼书画记》的作者,在苏州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作为年仅三十出头的青年评论家陈定山称其“由醇士(戴熙,清代画家)入手,中年工力,全在廉州(王鉴)。晚年自号宋元,转觉失之堆积”,可以说直击问题,丝毫没有传统画坛的吹捧之势。对其老师吴岱秋更是嘴下不留情:“近来用笔太枯,堆积太实,转不如中年之作较有性灵”,可见陈定山的文字也在表达着新时期不同以往的画坛自由度。

随后谈到就是“新进派”,这一派可以说是陈定山极为欣赏的派别。这一派中的一些画家,现在看来绝对是大家,但在当时,他们还仅仅是新生力量。陈定山主要点评了钱瘦铁、郑午昌、张大千、许征白等人。对于这个派的来源,陈定山的总结是“此派以石涛为主,辅以髡残八大”。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有出处,陈定山认为这些画家的笔墨来自石涛、髡残、八大山人(朱耷),同时对于“新进派”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极为看好,言道“盖苍头突起之军,而亦复古诸家之畏友也”。陈定山写这句话,表达的是自己对新进派的欣赏,但立足当下,再看这句话感觉如同预言一般。近百年时光匆匆已逝,当年的“新进派”对于当下的观众来说,似又成为今日的“复古派”。

除了复古派、新进派之外,陈定山还对折衷派、美专派、南画派以及文人派进行了点评。折衷派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高剑父,陈定山认为“日本人取湿绢,作唐画,写烟雾夜景,神韵独绝。高剑父始以此法入诸中国宣纸。间用西法,以明向背阴阳之理,故曰折衷”。高剑父从日本留学归来,带回了日本绘画的这种方法,中间又掺杂了西方的绘画手法,所以叫“折衷”。这种绘画方法在当时很有影响力。

“美专派”则是指刘海粟创建的美专学校,所谓美专“粗枝大干,深红惨绿。色调的恐怖,随美专学校而漫遍于全国”,但具体到美专中的画者,却并非如此。陈对于刘海粟的点评是“其实海粟画竹,全出蒲作英。花鸟佳者,间似八大。笔力自佳,绝无为叛之可能”,蒲华(字作英)是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被称之为“海派四杰”。对美专毕业没几年的年轻画家王显诏,陈定山的评价是“笔意宛然石田(沈周,号石田)。而敷色力之伟岸,一望知为美专画派。吾侪当检画之时,赞赏此作,不觉同声称绝。然则美专派,亦自有价值。”可以看出,美专派对于传统书画的继承发展还是得到了上海国画界的认可。

此外,还有“南画派”。南画的特点是“青绿秾重,金碧煊填”,这一派的创始人是“北平广大教主”金拱北(金城)。金城在北京创建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并积极推动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第一届全国美展举办之时,金城已经去世,被陈定山归入“南画派”的齐白石等人也才刚刚“起而代之”。说起来,在北京苦苦挣扎多年的齐白石正是通过参加金城组织的中日绘画展览会才让更多人开始认识、了解他的作品。

陈定山这篇文章,部分学者认为他的分类只是一种表面的分类方法,但学者商勇认为,“该文中的画派分类方法与依据,是以对乾嘉以来中国画史的基本评价为前提,不只是反映了陈小蝶的一己之见,其中也包容了当时美术界的某些共识”。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