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清代的粮仓是封建社会太仓制度最成熟的典范,在规模技术和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

清代的粮仓是封建社会太仓制度最成熟的典范,在规模技术和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

2020-02-17 00:03 文章来源: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清代仍旧沿袭元明两代的漕运制度,每年从南方各省征收米、麦、豆等粮食漕运到京城。那个时候卸粮的码头在东城东便门外大通桥附近。

在康熙年间,复浚了护城河,这样运粮船可以沿着内城东侧的护城河,直接水运到东直门、朝阳门一带的南新仓、兴平仓、禄米仓、旧太仓了,大大方便了漕粮的运输。

清代京城规模不断扩大,原先明代的7座官仓又不够用了,因而在清乾隆年间,东城又扩建和增建了万安仓、太平仓、裕丰仓、储济仓、本裕仓和丰益仓六座官仓,所有这些粮仓统称为“京城十三仓”。再加上通州的中、西二座官仓,总共是15仓。可以说,正是这些粮仓把北京城喂养长大的。

清代北京的粮仓是封建社会太仓制度最为成熟的典型,不论在规模上、技术上,还是在制度上都达到了顶峰。可以说,北京的粮仓是中国最原始的物理性的生态建筑,体现了古人在建造生态建筑方面的智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