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施大畏:用艺术放大中华创世英雄的“真善美”(组图)

施大畏:用艺术放大中华创世英雄的“真善美”(组图)

2022-12-15 11:37 文章来源:文汇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正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简称“工程”)成果展,可谓工程历时七年创作研究成果的全景呈现,展示上海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新作为。其中,成为展览视觉核心的76件主题美术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让人们看到一大批中华创世英雄的形象变得如此清晰和可亲近。本期“艺术”,我们约请专家以这些美术作品和此次展览为切入口,来解读工程的意义与价值。

——编者

09081645wmb2.jpeg

把中华创世诸神塑造成一个个鲜活的人

耳熟能详的中华创世神话到底怎么画?创作过程中,我们试着厘清一个个疑问。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神话有一个伟大的优点,凡是意识永远抓不住的,在神话中都可以通过感官和精神看到并保留下来。由此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当然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先有造型还是先有故事?创作初期,大家曾为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我们按惯例为伏羲、女娲等人物画了很多造型,每个人笔下的造型都不一样,就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后来作家孙顒先生讲了一句很有启发的话:有故事就有造型,有故事就有形象。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不管画的伏羲、女娲是什么样,先把故事讲出来。故事有了,画好了,形象自然而然便树立了起来,这是第一步。

那故事要怎么讲呢?赵昌平先生编著、总计40余万字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考述》一书给我们的造型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文字支撑。这本书系统地整理了从前零落的神话记载和口头传说,更清晰地告诉我们原来中国的神话是可以与西方的希腊神话媲美的,它是一个源头,一条线索,也在讲述我们自己民族的发展过程、寻觅中华民族的智慧、信仰与民族精神。每个参与创作的画家首先要认真将这本书读懂,把故事梳理清楚,并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创作灵感。

画神话,我们如何不拘泥于固有的描述?又如何把神变成人?也在考量艺术家的创造力。据古籍记载,神话人物常以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塑造人物并不容易。在不断研究探讨中,一位学者表达了“远古图腾应体现在头饰和武器装饰上”的观点,为绘画作者们找到了一个避免半人半兽形象出现的合理性。诚然,应该认识到这些神话人物最初其实都是基于人类的形象产生的。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女神,而伏羲和夸父则象征着一种男性的力量,有了这些理解,艺术塑造便不再令人感觉难以触及。而上古神话中诸如阴阳、八卦那样晦涩的概念,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变得更为贴近现代审美,更加便于现代读者理解和接受。

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的源头,也需要回归神话英雄身上的人性。这样的共识在此次创作中至关重要。我们对于创作者的艺术风格、手段、形式都不做限制,但求抓住人性最本质的东西刻画,用艺术放大人性的“真善美”。正是这些认知上一连串难题的解决,使美术创作工程得以全面铺开。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