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拍卖名义下的陷阱 拍卖前收取的费用

拍卖名义下的陷阱 拍卖前收取的费用

2015-01-05 16:0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场景三:

  人物:远山(应被采访者要求,隐去姓名),画家。

  骗子伎俩:许以小利,逐步洗脑

  采访实录:

  “来找我征集的不是拍卖公司,而是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远山介绍,“这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声称和很多拍卖行都有合作,如果藏家直接将藏品送往拍卖行很难成功,交给他们,则省时省力,还能成功上拍。”

  “此外,他还许诺可以保证不流拍。我的作品他估价50000——60000元左右,但是需要我交20000元的各项费用。我觉得不是很合算。他解 释,艺术品第一次上拍都不会拍出的,需要有多次拍卖纪录,才能顺利拍出。所以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不流拍,作品有了多次拍卖纪录后,价格自然会飙升。”

  “可是在和朋友们的聊天中,我才知道这个涉及假拍,不靠谱。但此时我想拿回作品已经不容易了。”远山无奈地说,因为合同上规定:“已签订合同因甲方 单方撤拍的,甲方须承担标的保留价的30%作为违约金。”所以他除了已经交付的20000元,还要再交15000元才可以拿回作品。这让他很为难。

  “当时和征集人员聊得很好,所以对合同也没仔细看。再者说,公司做的这个合同,除了填写艺术家和作品名称等地方,其他的都不能改动,简直是霸王条 款。”远山气愤地说,“在合同中,规定甲方(画家)义务的文字是乙方(文化公司)的10倍!乙方的义务只有两条:‘部分责任与义务请参见《拍卖图录》的 《拍卖规则》和‘乙方验收作品后,为甲方开具临时收货单’,其他就没有了。但是权利就非常多了,对应的,画家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就非常多。这显然不公平。 可是画家又有几个懂合同法呢?”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