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四:
本刊记者暗访
骗子伎俩:信誓旦旦,颠倒黑白
情景再现:
记者根据热心读者的反映,拨通了某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话,把一幅从潘家园市场地摊上买来的当代书画家的伪作发给了这家公司,询问如何上拍。 公司负责人员在详细询问了记者送拍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和艺术家的关系后说:“如果您要上拍,这幅作品需要先交3000元的服务费。我们和很多拍卖公司都有 合作,但是需要提醒您的是,作品如果在拍卖公司留下流拍的拍卖纪录,对这位书画家的影响非常恶劣。”接着,这位公司的负责人建议:“您和书画家的关系如此 好,可以想想帮他做市场,找找朋友或者您自己去拍卖现场举牌把作品再拍回来。但是这样的话,您作为卖家和买家,总共就需要向拍卖公司缴纳30%的佣金。” 记者顺着话茬询问能否通过公司给予优惠时,该负责人言辞闪烁:“你这一个电话我们也不清楚你的身份,你还是来单位面谈吧。”
但是记者问询公司地址时,该负责人发现记者用座机打的电话,要求留下私人手机号码,并表示:“你和书画家到了北京,我们再把公司地址发到你手机上, 否则现在不方便透露。”记者又拨通了另一家号称是香港某拍卖行上海办事处的电话。记者给办事处的人员发过去两张10KB左右的玉石图片。并谎称这是最近浙 江省宁波市“小白礁Ⅰ号”古沉船出水遗物。不到一个小时,记者收到回复:“两件玉器从包浆、工艺及风格来看,经老师初步审核鉴定,结果为:汉代双龙玉雕件 及汉代镂空雕玉璧。最终百分百确定要等专家老师实物上手鉴定后才可确认。附件为大陆分部公司证件资料及总部的授权委托书,请查阅。”对于该公司不到一小时 即出鉴定结果的效率和主动表明其手续齐全、身份合法的做法,记者深表佩服。但令记者疑惑的是,玉石纹理判断较为复杂,一般专家会建议发来高清图,但是这家 拍卖公司并没有要求。
随后的电话中,拍卖公司称,以往上拍的高古玉价格在200万元至600万元之间,最低也肯定过百万了,建议记者来沪商谈。并表示,除了前期的宣传运 作费用2万元到5万元外,拍品的鉴定费、保管费等费用都由拍卖公司承担。记者提出疑问:“拍卖行前期一般都不收取费用,只有拍卖成交后才收取佣金啊。”该 人员回应:“现在拍卖公司都需要收取费用的。当然,如果我们是在上海拍卖,可以不收取费用,但是我们是在台湾拍卖,所以费用高。”
对于藏品是否会流拍的问题,该人员如此解释:“我们是先有买家需求,再征集的,没有风险。否则出手不了,公司的人力、物力投入没回报啊。”
记者提醒广大藏家,高估价、高收费,最后大量流拍甚至零成交的拍卖陷阱,近年来比比皆是。较为新颖的手法是案例三,利用外行所不了解的“拍卖潜规 则”,告诉你:“没人情就没法上拍,第一次上拍就一定会流拍等等。”碰到这样的“洗脑”言论一定要当心,一旦被要求拍卖前先交一笔钱,就要提高警惕了,正 规拍卖行是绝不会在拍卖前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