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组图)

谷仓:西晋越窑青瓷的代表作(组图)

2015-11-10 14:21 文章来源:99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越窑青瓷·谷仓 顶部 上虞博物馆藏
越窑青瓷·谷仓 顶部 上虞博物馆藏

与每个地方的博物馆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镇馆之宝一样,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博物馆自然也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让人惊喜的是,它并不是外来物抑或舶来品,而是与“世界青瓷发源地”相契合的代表西晋越窑青瓷生产最高水平的宝贝——谷仓。

因为太过珍贵,上虞博物馆馆藏的那只被1995年5月由耿宝昌、张浦生等组成的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的西晋谷仓,至今还被珍藏在博物馆库房里。在陈列室展览的,只是其仿品。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有幸三睹其芳容。每每欣赏之时,我总是肃然起敬,情不自已。不啻因为其年代久远,更因为附着其上丰赡的历史文化讯息及其精美绝伦的工艺水准。

西晋谷仓

上述西晋谷仓,1984年3-9月经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曹娥严村原浙江省建筑卫生陶瓷厂基建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所获。这只西晋谷仓,通高43.5厘米,底径15.4厘米。据曾在上虞博物馆工作近10年的副研究员、专着《瓷之源——上虞越窑》的作者章金焕描述:西晋谷仓“器身为腰沿罐,口部覆盖,盖底方形,上塑一组建筑物。腰沿上堆塑为二层,中为筒状颈,周围塑拱手跪姿的胡人俑,展翅雀跃的飞鸟,以及门阙等建筑物;罐体为溜肩,弧腹,平底,肩腹部划弦纹,罐身上贴附蛙头、铺首、骑兽俑、舞蹈俑。纹饰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施青黄色釉。”须知道,盛行于三国西晋之时的谷仓,是最富有研究与艺术价值的越窑青瓷。它既是当时建筑风貌的缩影,又是人物服饰、器乐演奏、歌舞、百戏及珍禽瑞兽的写照,同时还是越人习俗及其丧葬思想的反映,可谓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珍。比如昂首尖喙、双翅舒展、宽尾的飞鸟,簇拥其上,与《吴越春秋》所载“百鸟佃于泽”瑞象相符,当是越人视鸟为神灵的印证。又比如,其楼阁类建筑四周环布形态不一的伎乐俑或珍禽异兽贴饰,又有飞鸟,呈现出一种炫富享乐、祈福禳灾的仪式场面,既有用以媚神、祭奠慰藉亡灵,又有为其子孙祈祷富贵福祉之寓意,应当是祈求保佑死者能在阴间享受荣华富贵、过上幸福安康生活的丧葬明器。谷仓出土,其数量不少,但往往破损者多,且堆塑简单,此谷仓集拉坯、拍片、捏塑、范印、雕刻等多种技法于一体,以其器型规整、保存完好而鹤立鸡群、独领风骚。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