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京城的脊椎—最具有中国气质的北京中轴线

京城的脊椎—最具有中国气质的北京中轴线

2018-08-21 16:55 文章来源: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北京,作为六朝故都,它的规划和建设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每个环节、细节都充满了智慧、玄机、思想,都与国运、皇权紧密相连。它们的这种联系,就像人体是一个整体一样。都城的每个环节、细节都是人体的神经,而把这些神经统一起来的,在人体是脊椎,在都城是中轴。 

中轴这个词对于北京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说起来是个抽象的名词,但在北京城的整体布局上它却非常具体。从北京的地图上,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一条长达7.8公里的线贯穿南北。在这条线上,汇集了北京古代建筑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作为一座曾经浩劫的古代都城,北京的城墙、民居、街巷都曾遭遇灭顶之灾,惟有中轴线保持着原有的完整性,使得我们这些后来者有机会亲历这座都城的秩序和美。

进入北京的方式有很多,但从中轴线进入北京,或许是最好的一种。因为它不仅是个空间的线索,也是个时间的线索。从元代到现在,几乎所有的历史都能从这条轴线中找到依据。

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外国的使节要到北京来朝见皇上。按那时的规定,朝见皇上是要下跪的。可这位外国使节表示不想给中国的皇帝下跪。不跪就不合中国的礼仪。怎么办?于是,清朝的官员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礼宾仪式——让这个外国使节从前门走进紫禁城。使节从前门走进皇城之后,迎面看到的是大清门,也就是现在就是在毛主席纪念堂的这个位置。他立刻感觉不一样了——刚进北京城的时候,他看到的不过是个灰墙灰瓦、街巷整齐的城市,和他们自己的都城比起来还很差。这个时候,他发觉建筑物的颜色都是黄琉璃瓦红墙身,而且一条大道把他一直引向天安门。从这个门进来之后是一条条石铺成的大道,正对天安门正中的门路,这就是中轴线上的路,这条路叫御道,也就是皇上走的路。他也看到了天安门的黄琉璃瓦、红柱子、红红的墙身、前面衬托着白色的金水桥、白色的华表、白色的石狮子。在蓝天白云衬映下,他体会到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的截然不同。当他穿过金水桥、走过天安门后,迎面又是一座壮丽的大门,这就是端门。走过端门之后,迎面是一个广场,就是穿过端门广场,迎面看到的是午门,午门城墙两面伸出来,像个巨人伸出手来欢迎到来他。在高大的城墙面前,人显得很渺小。午门上面有迎宾队伍,有人吹着号,在午门前面有一个钟楼,一个鼓楼,有钟鼓齐鸣。穿过午门之后,他又看到一道金水桥,那就是内金水桥。走过这个金水桥,终于到达皇城。但是在见到中国皇帝之前,他还需要走过一道门,这就是太和殿前的太和门。他跟着礼部官员走,过了太和门,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建在一个高大的三层石台阶上。爬到石台阶上之后,这个外国使节说他不得不下跪了,他说他跪的不是中国皇帝,而是中国此辉煌的美的建筑。其实,他走过的还只是北京中轴线当中很小的一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就足以让他跪下了。

这就是中轴线的魔力。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