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用粟特语讲述丝路的故事(组图)

用粟特语讲述丝路的故事(组图)

2019-05-10 12:21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格尔鲁克·拉克马托娃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用粟特语刻明重量的石头砝码

在中亚发现的这种伪币虽然不多,但几乎随处可见。截至1964年,仅在彭吉肯特聚居地就发现了四枚这样的钱币。它们与唐朝本土钱币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装饰更粗糙(表面凹凸不平,象形文字也很模糊)。这种伪币的发行地点无法确定。后来(我们无法判断具体时间),布哈拉文字作为标志性元素出现在光滑背面上,再后来刻的是粟特文字和一个类似中国汉字“刀”的符号。王莽执政时期的中国钱币就是刀形的,而中亚正是在这个时期第一次与中国建立起联系。不过它也可能是一种象征钥匙的撒马尔罕符号。这个符号的旁边是半草书的粟特铭文“上帝”和“帝王”。这两个词在粟特文里的意思分别是至高无上的可汗和中国皇帝。这几组粟特—中文双语钱币的发现非常罕见,说明它们的产量很低。根据它们出土的地方,第一组钱币应该来自布哈拉,第二组来自撒马尔罕。受远东货币市场影响,撒马尔罕统治者没有选择银币,而是选用中国版的青铜币,他们模仿中国在货币上刻上他们的标志,例如政府的座右铭、统治者们的头衔和名字。

粟特语作为古丝路上的通用语,曾为东西方长期的文化和贸易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阿夫拉西阿卜博物馆里,人们可以看到壁画和石头砝码。这些壁画目前已经数字化并转换成3D形式。在国立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文化历史博物馆的乌兹别克斯坦书写史专项展览中,参观者可以观赏到上面提到的“刻在木棍上的收据”和“刻在皮革上的铭文”。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