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形|2024之三 宣纸设色 51×51cm 丁 融
昱宏(文化学者):
清新雅致,韵味隽永,天地灵气,浑然一体,是画家丁融的画作给观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他的作品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中西方绘画艺术功底勾勒出了大自然中麦田的味道和朝气蓬勃、丰富多彩的生活趣味。丁融的麦穗画面勾染相间,笔简神完,动静结合,简约而意境深远;在章法、造型、笔墨、色彩、意韵等方面得心应手处处洋溢着极富田园情趣的灵动气息,绘就出一场生命、生活、艺术与自然的交响。其内在的精神,高雅的格调、生动的笔墨给每一位观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丁融的麦穗好就好在他博采众长,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又加入了个性化的理解。他的作品融传统与现代艺术为一体,将国画和西洋画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疏宕简洁的鲜明艺术风格,明暗造型,由表至里,追求厚重的自然美、力度美、和谐美、造型美,他通过一束束的麦穗抒发着自己奇妙的意念想法,就如恩雅的歌曲空灵、飘渺、唯美……麦穗的淳朴和原始之美,开创了中国麦穗画创作的先河,可谓独树一帜。
他在颜色的运用上非常大胆,突破传统国画色调淡雅的局限,在一些画上运用了鲜艳、厚重的色调,作品彰显出端庄大气和国际范儿。他给麦穗赋予了禅意的人生体味,甚至把麦穗幻化成为了一个现实中的“人”,但这个“人”又只存在于他的笔墨与色彩下。这个“人”给我带来了迷惑、新奇,甚至是一种悬念,我有时禁不住猜测,他是否只是一个传说,就像他画中流露出来的灵动舒展、神秘和真诚!然而,麦穗又是真实的,因为画面传递出了丁融的语言和心跳!
丁融的麦穗给观者提出了一个观念性的思考,艺术是需要血肉和灵魂的。当代中国人文艺术领军人物周天黎说过:“艺术创作的一种最高境界是表现悲剧性之美感;是一个画家自己的生命,灵魂,良知对真、善、美最真诚的祭奠!”那些真正触动人心并得以永世流存的艺术作品,哪一个不是包含着无数美好情感和对困苦的同情与反抗?正是因为米勒对那些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始终怀有深深的悲悯和赞美,才得以用那满腔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交织成了《晚钟》;梵高是孤独的,没有人欣赏他,于是他用生命浇灌出了一簇热烈盛开的太阳花,永远盛开;梅兰芳是孤独的,没有人真正理解他,于是他用生命遗留了一曲繁华,在空白而又喧嚣的背景下永远寂寥。只有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命,也只有真正理解生命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艺术。塞尚曾评价莫奈说:“莫奈拥有一双举世无双的眼睛。”在赞赏的同时实则还含有一定的贬义,即莫奈没能更进一步。何为更进一步?那便是艺术上的创新。我们不难看出,麦穗的水墨中融入了西方绘画元素,但他绝对是“融”而不是“搬”,水墨组合中虽然有设计和构成因素,但由于他在“融”的过程中,没有舍弃传统水墨技法,更由于他在意的表现上,受笔墨操纵:文思与笔墨,心意相通。于是,那种看似设计和构成的东西,便没了雕琢之态,其情其景,其形其态,变化有序,情趣灵动、自然而又细腻!这便是丁融对于中西方艺术融合的精妙之处。
画如其人,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画作之境:“ 中国画 • 世界语 ”。丁融正用那份对人生的感悟,对艺术的坚守,对大爱的传承,深深印记在每一幅作品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至真至美的艺术世界里,又将走出一位让人敬仰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