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静物画中的消费主义(组图)

静物画中的消费主义(组图)

2020-08-07 16:33 文章来源:Artsy官方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

tWillem Kalf

Still Life with a Chinese bowl, a Nautilus Cup and Fruit, 1662. "Asia > Amsterdam" at Rijksmuseum, Amsterdam

这些描绘财富和放纵的静物画中隐藏着时间稍瞬即逝的警告,所有人终究难逃死亡厄运;纵情酒肉的画面里穿插着一个个不和谐的细节:残破的玻璃杯、倒下的酒器,吃剩一半的馅饼、熄灭的蜡烛。桌子上的牡蛎空壳微微反光,传达出道德告诫——牡蛎在当时被视为强效的催情物,今天依然如此。牡蛎空壳旁放着没有动过的面包,居于画作的中央位置,这隐喻着:宴会的宾客只顾享受肉体上的欢愉,对救赎置若罔闻(在基督教传统中,面包象征生命)。

在历史学家诺曼·布列逊(Norman Bryson)于1990年出版的文集《重看被忽略的细节》(Looking at the Overlooked)中,他将描绘此类场景的作品定义为“混乱静物画”:酒杯东倒西歪、盘子堆叠如山、桌布乱作一团。“混乱静物画”隐喻着罪恶与美德、纵欲与克制间的斗争,但图像符号又通常具有多重含义,让画中之意复杂难解。比方说,破碎的玻璃杯有时也是财富的象征,因为,根据一项奇怪的风俗,酒吧的金主贵客时兴在喝完啤酒后把杯子摔碎,随后加付杯子的赔偿金(如果没钱支付这项额外费用,就只能和邋遢的普通客人挤在一块儿喝酒)。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