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书法创作中的刻意与随意(组图)

书法创作中的刻意与随意(组图)

2021-07-20 13:09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书法创作心态大致可分为两种:随意、刻意。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实际上受到不同的预期、隐含读者、目的、场合、文字内容等复杂信息的影响。而且,越是随着书法艺术的自觉发展,创作心态的两极分化越严重、越受制于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在书法艺术不同的自觉发展阶段,这些制约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审美期待

这里说的预期指作者创作前审美期待,如果作者对这次创作的期待值越高,那么创作中的刻意程度就越大。古代书论中所说的“匆匆不暇草书”、“意在笔先”“成竹在胸”等论断都是体现了在创作中的预先谋划,这种事先安排可能是具体的形式布局,也可能是抽象的感觉(气息、格调和意境的完美),但都是说书家在动笔之前心中期待作品的审美效果,因此具有先入为主的现成性。

宋  米芾  逃暑帖  30.9×40.6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如果书家的预期很高,难免会陷入一次次书写重复的内容,修改上一次存在的遗憾和不足,不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种执着求索的精神可歌可泣,但是在创作中过于执着,稍不留神就会丧失自我,陷入一种模式化的轮回之中,内心的敏感和激情逐渐消弭殆尽。相反,如果书家在书写中不预先设立期待的目标,那么他没有太多压力和顾虑,创作心态反而会轻松自如,在艺术表现时情感真实且个性鲜明。

不设立目标不代表没有追求,也不是盲目进行创作,而是在创作中目标逐渐明确、生发的过程,由于书法创作属于审美活动的重要一环,因此这也是“意象”的生成过程,“审美意象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化的存在,而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行草书的创作中尤其如此,要在快速挥运之中一次性将书家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感悟付诸于笔端,实现人与书的交融与共生。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