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采自网络,仅供参考)
《天文训》中记载“冬至”“夏至”的日影长度:
八尺之脩,日中而景丈三尺。
八尺之景,脩径尺五寸。
这里用的是“八尺”之“表”。冬至之时,树立八尺高的圭表,日中时测得影长是一丈三尺;夏至之时,日中时测得影长是一尺半。连续两次测得日影最长、最短的时间间隔,就是太阳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圭表测影较早的记载是周朝周公姬旦。《周礼·天官》郑玄注中说:“《司徒职》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乃建王国焉。’”可以知道,周公当年利用日影,测定天下之中,选址建都洛阳,只是测定了“夏至”的影长。
二十八宿的度数
二十八宿度数与太阳黄经位置:二十八宿各宿的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黄经值,构成严格的对应关系。
例如,夏至时太阳黄经90°,对应参宿4.75度。
二十八宿表
(本图采自网络,仅供参考)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了完整的二十八宿度数:
角宿:12度。亢宿:9度。氐宿:15度。房宿:5度。心宿:5度。尾宿:18度。箕宿:11度。斗宿:26度。牛宿:8度。女宿:12度。虚宿:10度。危宿:17度。室宿:16度。壁宿:9度。奎宿:16度。娄宿:12度。胃宿:14度。昴宿:11度。毕宿:16度。觜宿:2度。参宿:9度。井宿:33度。鬼宿:4度。柳宿:15度。星宿:7度。张宿:18度。翼宿:18度。轸宿:17度。
共365 1/4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