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研制原理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研制原理

2025-09-09 14:38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陈广忠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纪年法,是经过天体观察、历法测定、实验应证、数学计算等复杂的研究程序完成的。它是刘安与八公、三千多名天文学家、历法专家、数学家、音律专家和高级工匠们的伟大发明创造。

淮南王刘安和科研团队研制成功《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纪年法,至今已经216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被编入太初历,已经通行2129年。隋、唐以后,传入东亚、南亚地区。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纪年法,产生在淮河——秦岭一线的中点淮南王刘安的古都寿春。这里是《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的故乡。淮南/寿县要利用独一无二的原创地优势,让《淮南子》中科学、完整、正宗的二十四节气,走向全国和世界。

科学依据与主要内容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研制共有六项主要科学依据,纪年法中包含十一项主要内容,这一纪年法已经成为永恒的历法,它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科学依据

①北斗斗柄运行(365 1/4度、日)

②月亮十二朔望月(354.3672日、19年7闰)

③太阳周年视运动(365 1/4度、日)

④二十八宿标示的度数(365 1/4度、日)

⑤十二音律气声相应(冬至-黄钟、夏历12月、60甲子)

⑥地球的运行规律(阴阳、16时)

主要内容

①二十四节气纪年法是阴阳合历

②纪年(四维):365 1/4度(天)

③四“立”:定春、夏、秋、冬四季

④纪月:十二音律主十二月(夏历)

⑤纪节气:15天(15.2天),全年整数365天/366天

⑥纪日:五音、十二律六十甲子循环(60日)

⑦计时:昼夜、朝昏四个时段16时

⑧阴历、阳历协调:19年7闰

⑨长历:一纪(1520年),三终(4560年)

⑩计时起点:“朔旦冬至”子时⑪万物休旺规律:七十二候等

详解纪年法的研制原理

北斗斗柄运行

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斗柄每日逆时针旋转一周(大约24小时),每年循环一周(365 1/4天),成为天然的“星钟”。北斗斗柄计时,是古代中国“观象授时”的核心技术之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的记载从战国延续至明、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天文、历法相结合的典范。这是《淮南子·天文训》《时则训》中计时的主要依据。

北斗计时系统,较早见于《大戴礼记·夏小正》:

“ 正月(孟春):斗柄县在下。”“六月(季夏):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孟秋):斗柄县在下,则旦。”

战国时代的《鹖冠子·环流》中记载: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立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立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立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立冬)。”

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上,绘有二十八宿、北斗、四象中的青龙和白虎图,其中“斗”字属于楚国大篆书体。二十八宿环绕“斗”字,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这就说明,在战国早期,就已经形成完整的二十八宿和北斗系统。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