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学记》“四重大”思想的教育本体论意蕴及价值

《学记》“四重大”思想的教育本体论意蕴及价值

2025-11-24 12:57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孟云飞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引言:文本定位与问题提出

《学记》全文仅千余字,却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宏大的教育理论体系,其论述之精微、立意之高远,堪称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最高总结。其中,“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一段,位于全文后部,在详尽论述了大学之道、教学原则、为师之道后,骤然将视角提升至形而上的层面,可视为全篇思想的理论制高点与逻辑归宿。

此段文字以“君子曰”起首,彰显其权威性与经典性。随后提出的“四重大”命题——大德、大道、大信、大时,均以“大”为修饰,以“不”为否定,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辩证表达。其结论“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以及与“三王之祭川,皆先河而后海”的譬喻相连,共同将论述焦点指向了教育之“本”这一根本性问题。在当今教育日益被技术化、工具化、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发掘“四重大”思想所蕴含的超越性智慧,不仅具有学术史研究的意义,更关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反思。

《学记》“四重大”思想构建了一种深刻的教育本体论,它通过对世俗价值标准的超越性否定,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能够体认并践行“大道”的完整人格,从而为一切具体教育活动确立了价值根基与终极方向。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