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南京博物院书画展策展中的思考(组图)

南京博物院书画展策展中的思考(组图)

2020-05-28 18:2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明 陈淳 《罨画山图》卷(局部)天津博物馆藏

沈周《花鸟图册》选一 纸本设色,纵30.3厘米,横52.4厘米 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文徵明《冰姿倩影图》 纸本墨笔,纵76.9厘米,横24.5厘米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在组织展览内容时笔者遇到了三个难题:首先,澳门艺术博物馆于2006年9月举办过“乾坤清气——故宫、上博珍藏青藤白阳书画特展”(以下简称“乾坤清气展”),对陈淳与徐渭的书画作品做了一次集中展示。展品涵盖了陈淳与徐渭各时期的代表作,展品数量达到了120件(套),计298件,可谓迄今为止陈淳与徐渭两位书画作品最盛大的一次集聚,在数量上“青藤白阳展”无法超越。故此,若“青藤白阳展”依然延续“乾坤清气展”的策展理念,则只是简单的重复。

其次,在展览作品的选择上出现了难题,这个难题主要体现在陈淳与徐渭书画作品的真伪上。其实,对古代书画作品的挑选并不困难,只需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中检索陈淳与徐渭,即可清楚了解目前两位的作品被国内哪些文博、美术单位或其他机构收藏,作品的名称、形制、质地、创作年代、尺寸、真伪等基本信息也一应俱全,甚至部分作品还附有黑白缩略图。然而,问题恰又出在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等全国顶级权威鉴定家的鉴定意见上,他们对部分作品意见相左、分歧较大,其结果让笔者难以选择。笔者只能重新建立鉴定依据与标准,重新对国内主要收藏单位收藏的陈淳与徐渭的书画作品甄别真伪。最终的鉴定结果是确定为真迹的书画作品数量并不多,尤其徐渭作品的真迹更少。

最后,既然是继承、发展、影响这样一种叙述形式,那么展出的作品就必须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陈淳作品的问题不大,但是徐渭的作品真伪掺杂,并且明确署有年款的作品较少,给时间线索这一叙述形式带来不小的麻烦。这就必须在鉴定真伪的前提下,总结出徐渭早、中、晚期的绘画风格,继而划分归纳作品。

2.展陈方式的思考与突破

笔者对“青藤白阳展”的展陈方式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尝试。第一,为观众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展品中手卷占比较大,达到25卷,再加上4套册页,使得展厅中出现大量平柜,这就导致展线混乱,观众看展如在迷宫中行走一般。于是在展陈设计时,设计团队把通柜与立柜安置在展厅四周,留出中间区域放置平柜,用矮墙或隔断划分区域,并在地面粘贴观展引导线路,让观众有“路”可寻。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